栏目分类
小鹏华为联手造“光”:AR-HUD如何重新定义驾驶视野?_信息_显示系统_场景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0:25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当汽车前挡玻璃不再只是挡风遮雨,而是化身成为一张动态的信息画布,驾驶的未来便已悄然降临。小鹏汽车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手推出的“追光全景”AR-HUD抬头显示系统,正是这未来图景中最耀眼的一抹亮色。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升级,更是对传统驾驶信息交互方式的颠覆式革命。

传统HUD的困境与AR-HUD的破局

传统HUD将车速、导航等简单信息投影在驾驶员前方视野区域,虽然减少了低头频率,但本质上仍是“信息搬运工”,投射内容有限且缺乏场景融合。更让驾驶者困扰的是,市面许多HUD常伴随着画面虚浮、眩晕感、遮挡视线等问题,根源在于硬件显示能力不足、软件算法与驾驶场景脱节。

展开剩余83%

小鹏与华为的“追光全景”AR-HUD,则直击这些痛点。华为依托其在光学领域深厚的积累与超百亿的研发投入,打造了业界顶尖的硬件平台。其12000nits超高亮度、1800:1对比度以及87英寸超大画幅,如同在驾驶员眼前展开一块巨幕,确保烈日强光下画面依然锐利清晰。更关键的是,华为首创的畸变矫正算法将畸变率控制在惊人的1%以内,配合10米虚像距离和100毫秒超低延迟,彻底告别了传统HUD带来的眩晕感。

AI智驾灵魂:让信息“懂”路况

真正让这块“巨幕”活起来的,是小鹏汽车强大的AI智驾基因。传统HUD的信息是静态、孤立的;而“追光全景”的信息是动态、智能且与真实世界深度互动的。这得益于小鹏端到端AI智驾算法与3D OCC技术,结合双方联合研发的AR引擎预测算法。

三大场景,智驾安全“看得见”

“追光全景”的智能,最终落地为三大核心驾驶场景的革新体验:

导航场景:告别低头迷路。

它实现了革命性的AR车道级导航。导航路线不再是屏幕上的抽象线条,而是以清晰的光毯形式“画”在前方真实路面上,实现“所见即所行”。尤其在复杂路口,系统甚至会在错误方向打出醒目的“X”标记,驾驶者无需再分神于屏幕与路面的反复确认。

智驾场景:读懂AI的“心思”。

它首次将AI智驾的决策意图全面可视化。当系统准备变道,光毯会提前延伸至目标车道;识别到红绿灯,会明确显示车辆是否会自主启停;泊车时,一条连贯的光毯会清晰勾勒从当前位置到目标车位的完整路径。这种“透明化”的AI决策过程,极大提升了用户对智驾系统的理解与信任。

安全场景:预知风险的“慧眼”。

它提供了行业最全面的AR安全辅助。在雨雾朦胧中,前车轮廓与车道边界被清晰标出;在狭窄弯道,系统会提前预警并显示安全通过路径;面对“鬼探头”行人、旁车突然加塞等突发危险,系统能迅速标识风险目标并提示避险方向。它如同一双时刻警惕的电子眼,拓展了驾驶者的感知边界。

小鹏与华为的这次合作,是光学硬件巅峰与AI算法智慧的深度耦合。华为的光学“地基”为信息的清晰、稳定、舒适呈现奠定了物理基础;小鹏的AI“灵魂”则赋予信息以场景理解力、行为预测力和决策洞察力。这种优势互补、互相赋能的模式,打破了传统汽车供应链中硬件与软件、供应商与主机厂之间的藩篱,开创了智能汽车核心部件研发的新范式。

当小鹏G7作为首搭车型将“追光全景”AR-HUD呈现于用户眼前,它宣告的不仅是一款新车的诞生,更是一种全新驾驶范式的开启。驾驶者终于能摆脱屏幕的束缚,将视线与注意力完全锁定在前方道路上,同时又能无缝获取最关键的导航、智驾决策与安全预警信息。前挡风玻璃这块“智能第一屏”,正重新定义人、车、路的关系。

汽车智能化不应是冰冷参数的堆砌,而是对驾驶者最深刻需求的精准洞察与温情回应。小鹏与华为的“追光全景”AR-HUD,正是通过让信息与真实世界无缝融合,让驾驶者“看得更清楚”,让智驾体验“更安全”,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心、更轻松。当挡风玻璃成为信息的画布,驾驶的未来已然清晰可见——那是一个告别低头焦虑、拥抱智能信任的新时代。

发布于:上海市